查看原文
其他

如果不是这位清华学长,你可能连肥皂都用不起

清华大学 2022-09-22

有这样一位清华学长

入学第一学期

就考出了10门课全满分的惊人成绩


有人说

他的一生至少有两次

成为亿万富翁的机会

一次是对索尔维制碱法的研究

一次是侯氏制碱法的发明

但两次他都把技术无偿分享

临终前,还把一生积蓄全部捐献给国家

他说:“我的一切发明都属于祖国”

 

他是中国著名的化学家

中国重化学工业的开拓者

近代化学工业的奠基人之一

清华校友侯德榜

今天,是侯德榜逝世48周年 

让我们一同回顾他的传奇一生


“榜”上有名,科学救国振人心


1890年,侯德榜出生于

福建闽侯县的一个贫困家庭

他在课余时间下地干活

过着半耕半读的生活

即使再忙,也要读书

这便是“挂车攻读”典故的由来


1909年侯德榜(右二)在上海闽皖铁路学校

 

身处动荡时代

侯德榜早已感知到科学救国的重要性

1911年,侯德榜考入清华学堂

入学后,他直接进入最高年级

并很快考出10门功课门门100分的好成绩

1913年,侯德榜入麻省理工学院学习化学工程

在这里,他依然成绩优异

1917年毕业获学士学位

后入哥伦比亚大学继续研究

1919年获硕士学位

1921年获博士学位

其博士论文《铁盐鞣革》

被《美国制革化学师协会会刊》全文连载

成为制革界至今仍在引用的经典文献之一


永利碱厂


侯德榜即将学成回国之际

遇到了赴美考察的化工专家陈调甫

陈调甫力荐他到正在筹建的中国第一家碱厂

“塘沽永利碱厂”工作

为振兴中华民族工业

他下决心从事制碱

回国担任永利碱厂的技师长

开始了半个多世纪的

科学救国和实业救国的人生历程

 

“碱”济天下,一心制碱攻难题


纯碱(碳酸钠)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业中

不可缺少的重要原料

我们日常吃的馒头、使用的肥皂、纸巾……

甚至制造钢铁的冶金工业

都离不开纯碱


然而一百多年前

处于动荡时期的中国

制碱技术和市场被外国垄断

那时一吨纯碱在中国的价格

相当于一盎司黄金价格

那时在老百姓中流传着一句话:

吃不起馒头

用不起玻璃


以纯碱为原料的民族工业

也被死死地卡住命脉

严重影响国计民生


为了打破制碱技术被垄断的局面

侯德榜回国后

想尽办法买到了一份

“简略版”索尔维制碱法

虽然从化学方程式上看着很简单

但是每一道生产工艺

却被严格保密起来

只能自己摸索


侯德榜埋头苦干,身先士卒

同工人一起操作

1924年8月13日

经过6年的艰苦奋斗

永利碱厂正式投产


但是,正当大家等着洁白的纯碱出炉时

出现在眼前的

却是暗红色的纯碱

作为总工程师的侯德榜

冷静地去寻找事故的原因

经过分析他很快就发现纯碱变成暗红色

是由于铁锈污染所致

随后他们以少量硫化钠和铁塔接触

致使铁塔内表面结成一层硫化铁保护膜

再生产时纯碱变成纯白色了

永利碱厂终于摸索出了索尔维制碱法


1926年6月29日

永利碱厂第二次试车生产

成功生产出了中国自己的优质纯碱

纯碱碳酸钠含量高达99%!

产品迅速超过30吨

打破了外国垄断

探索出制碱法的奥秘后

侯德榜公布于众

与世界共享这科技成果

他把制碱法的技术要点

与自己的实践经验

写成专著——《纯碱制造》

 

侯德榜所著《纯碱制造》


破解之路艰难

为何公开制法却如此果断?

在书的引言部分

侯德榜给出答案——

“总的来说

制造厂已得到本工业独特要求的充分保护

而其细节只能通过

多年实际操作亲身体验方可获得

至于工厂的特殊环节

可以说任何一个好的设计师

通过试验都能得到好的解决方法

所以无必要为本工业对外保密”

 

1933年列入美国化学会丛书出版

这部化工巨著

第一次公开了索尔维法制碱的秘密

被世界各国化工界公认为制碱工业的权威专著

对世界制碱工业的发展起了及其重要的作用

 

1937年侯德榜(左一)陪同外宾参观永利铵厂

 

抗日战争爆发后

永利碱厂被迫迁往四川

索尔维制碱法的致命缺点

是食盐利用率不高

容易产生大量生产肥料

且生产过程味道刺鼻

对环境污染大

而四川的盐都是井盐,浓度稀

经过浓缩才能成为原料

导致成本增加

面对难题

永利公司毅然拒绝了与德国的所谓的“合作”

另辟蹊径

侯德榜带领技术人员

进行五百多次试验

仔细分析样品

历经困难后

终于发明了一种新的制碱工艺

将过去的生产废物氯化钙

转变为可做化肥的氯化铵

1943年,中国化学工程师学会一致同意

将这一新的联合制碱法命名为

“侯氏联合制碱法”

又称侯氏制碱法

 

著书育人,“一切发明归祖国” 


1945年日本投降后

侯德榜组织恢复

永利塘沽碱厂与南京铔厂的生产

1947年,他受邀担任印度制碱公司顾问

先后5次赴印度

指导改进生产

促进中印两国友谊

1949年侯德榜克服重重阻碍

赶回北京

担任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首届委员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二、三届代表

 

自幼树立“科学救国”“工业救国”宏愿的侯德榜

既热衷于知识的传播与应用

也特别注意培育科技人才

对自己从事科技工作的成果和心得体会

他都会认真总结,笔耕不辍

力求翔实地公诸于世

据不完全统计

侯德榜一生共撰写出版

 10部科技著作和70多篇论文,超250万字

这些成果

对传播科学技术、培养人才

起到了重要作用

也成为我国和世界科技知识的重要宝藏

对于年轻的技术人员

他会经常为他们讲课、辅导和解决问题

组织优秀的技术人才出国学习

像一位辛勤的园丁

培养出一批批技术骨干

他们都以前辈侯德榜为榜样

在各自岗位发光发热

为我国化工事业的发展壮大贡献力量

 


侯德榜以振兴祖国化学工业为己任

为祖国的化工事业奋斗

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

令世界纯碱工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也由此建设了中国现代化工业的大厦

侯德榜为我国化工事业作出的贡献

永远不会被遗忘

 

晚年时,侯德榜曾向周恩来总理写信道

“德榜年迈,体弱多病

恐亦不久于人世

一生蒙党和国家栽培

送外国留学

至今无以为报

拟于百岁之后

将家中所存国内较少有的参考书籍

贡献给国家

请总理指定

届时移存北京图书馆或中国科学院图书馆……”

 

两度挑战制碱工艺

两次公开秘籍

在祖国需要自己时坚定归来

在暮年时仍惦念国家需要

鲜花,掌声,荣耀,财富

或许,在侯德榜看来

都无法与为国奉献的决心和勇气相比拟

一句“我的一切发明都属于祖国”

道尽了这位赤子的爱国情怀

也将永久振奋着每一位心系国家的奋斗者

 


文字 | 栾杰杰 韩文榕视频 | 视频中心排版|韩文榕编辑|方锶


清华到底有多少个图书馆?


坐上“大篷车”,去喜马拉雅山听党课!

他,获得未来科学大奖!

▲开启“魔鬼训练”,她一路跑进清华!

清华大学版权所有,联系邮箱thuxwzx@tsinghua.edu.cn

“在看”我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